学校首页|本站首页|工作室简介|团队建设|成长园地|工作动态|交流学习|理论研究
最新动态
· 蚂蚁的爱情——学生工作随记
· 职业守望者,一种美丽的存在
· 即使微弱,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 姑娘,别让自己像个笑话
· 工作室举行培训归来学习交流会
· 用心培育,期待满园芳华
理论研究
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理论研究>>正文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新变化及工作判断标准
2014-11-12 15:30  

 杨玉

(本文发表于《高校辅导员》2013年第4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准确把握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优劣,应该用七个标准来衡量,即:群众的满意度、工作的透明度、项目的成熟度、社会的美誉度、团队的和谐度、领导的满意度和干部的成长度。

【关键词】学生事务管理  变化  标准

 

  •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新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资助工作,从生活性帮扶到成长性帮扶的转变。随着国家、社会和学校资助力度的加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十几年前相比,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性困难已经基本得到妥善解决,吃不饱、穿不暖的学生群体已经彻底消除,“不能因为经济困难让一个学生而辍学”的目标已经实现。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已经大大降低,基本降至3%左右。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生活性需求转变为成长型需求,比如综合素质的提升、出国留学机会的获得、就业与创业指导等等,因此,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要因势而变,把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成长性的帮助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比如山东大学(威海)专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出的“添翼计划”素质拓展专项,就是顺势推出的一个满足这些学生成长性需求的项目。内容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出国支持等。

(二)学生就业工作,从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到重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并重的转变。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是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工程,做好就业工作意义重大。2013年,面对着全国699万大中专毕业生的庞大群体,政府、高校和毕业生个人的压力前所未有。当前,“有业不就”和 “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暴露出大学毕业生群体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其中,“有业不就”的现象尤为突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从重点关注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就业信息的收集,转移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上来,把对学生的教育与服务工作时间点前移,让学生在低年级就能够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走上职场储备足够的能量。山东大学(威海)积极探索职业规划教育,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工作室,实施大三学生实习生计划,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推销自己,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和到基层就业的两个群体数量同时得到增加。

(三)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从以人防为主到人防与技防结合的转变。学生公寓是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全省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归属学生工作部门的大约占到70%以上,剩余不足三成在后勤处管理或者实现了社会化管理。这些不同管理模式的并存,应该说各有利弊。做好公寓管理工作,首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住宿安全,这是一切学生事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稳定和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对公寓的住宿环境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高校对学生公寓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从以人防为主,转变为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比如,学生公寓门禁系统、智能用电系统等基础设施先后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公寓的安全系数,方便了学生公寓生活。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要紧紧围绕着这一特点,在经费投入、硬件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满足公寓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的需要。山东大学(威海)在公寓内部积极推行“诚心学习吧”计划,为住宿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更充足的物理空间。人防和技防相结合进行管理,是做好这项计划的基本前提。

(四)心理健康教育,从高调宣传到润物无声、不贴标签和专业化要求的转变。由于我们国家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化的队伍不够健全,专业性的指导较为欠缺,导致近些年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了一条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雷同的路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比较重视,甚至一度出现了彩旗飘飘的不正常现象。据观察,凡是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学生往往是心理非常健康的学生,而最需要被关注的心理亚健康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经常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工作方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给最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贴标签、画脸谱。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学历、有经验的教师队伍,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另一方面,要做到普查、筛选、重点关注与专业咨询、专业治疗有机结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山东大学(威海)不断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学生工作站,学院设立心理宣传委员,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队伍全覆盖,并且把加强日常心理咨询工作,把咨询活动搬进公寓,大大方便了学生。

二、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新标准

面对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新变化,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特征、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判断我们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简单概括为七个“度”:

(一)群众满意度。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坚持面向学院和学生,用学院和学生“满不满意、受不受益”作为判断工作的最主要标准,淡化行政管理色彩,提升服务水平,尤其要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服务项目,拓宽服务平台,经常深入基层及学生群体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真实声音,把各项学生事务工作扎实做好。实际工作中,山东大学(威海)以“三有三化”作为建议群众满意度的基本标准,“三有”即“三有推定”,凡是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假定学生是有理的;学生事务工作者的管理和服务是假定有错的;学生的问题假定是有解。这样的话,学生工作人员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做好学生事务工作。“三化”即学生事务管理要体现人性化、格子化和信息化,从理念、方法、和手段三个方面,全方位的做好学生事务工作。

(二)工作透明度。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信息公开,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建设,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坚决杜绝不公开、暗箱操作、一言堂等不民主、不透明的行为。学生事务工作都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要多听取学生意见,增加学生事务信息的透明度,比如推荐免试研究生、评奖评优、学生资助、勤工助学招聘信息等等。既要有来自于学校的监督,也要有来自于学生的监督。这样既有利于服务对象,也是对工作的一种约束。山东大学(威海)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以校学生会为依托,推出“下午茶”、网上“有问有答”、事务公开栏、便民服务栏等项目,自觉接受学生监督,把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项目成熟度。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学生资助、就业指导、公寓管理等管理和服务项目,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做好这些工作,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善于把握规律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既要尊重项目形成的历史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出特色,把每一个项目做成精品,让学生在成熟的项目中接受服务和教育。

(四)社会美誉度。“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政府对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学生面对面,敏感度非常高,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对高等教育是否满意的一个晴雨表。因此,要把社会的美誉度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理想追求,自觉接受社会及媒体监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主动为高校质量及内涵发展做出贡献。

(五)团队和谐度。学生事务管理千头万绪,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凝聚力量,发挥团队智慧。一是要畅通沟通交流渠道,营造宽松、活泼、舒畅的和谐环境,这是和谐团队建设的有效方法。二是要加强学习及思想建设。团队和谐,重在基层。团队成员具备健全人格和敬业精神、高尚品德、先进思想是和谐团队建设的关键。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建设和谐团队的有力保障和支柱。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机构和服务组织,要在工作实践中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性。体现学生事务管理者的行政能力与水平。

(六)领导关注度。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需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包括其他职能部门对学生事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投入、人员的配备等等。因此,要经常向领导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成绩和亮点,反映工作中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主管部门和领导了解、理解、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为学生事务工作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七)干部成长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纷繁芜杂,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操作者和执行者,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应该成为未来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在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的选拔、配备、培养、管理、考核等方面,要严格准入制度,克服目前队伍中存在的年龄偏低、经验欠缺、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要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成长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专家化、职业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The New Changes of and Criteria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YANG Yu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continuous advanc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has also undergone some new changes and showed some new features. To grasp the new changes accurately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w features is highly significant in the new times, not just for the wor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but also for a better service for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wor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judged by the following seven criteria, namely: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masses,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work, the maturity of the project, the praise of the community, the harmony of the team,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leaders and the growth of the cadres.

Keywords: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change; criteria

 

 

关闭窗口

山东大学(威海)于培丽工作室   版权所有